新华每日电讯: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实践养成、建立制度机制,做到知行合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方法,为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具体路径。
刘云山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落实,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重在认知认同、做到知行统一。要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以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知行合一,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引领者、示范者、推动者。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内化于心。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多样、多变,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迷失,理想动摇,价值追求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特别需要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在领会理解、认知认同、贯穿融入上下功夫,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深刻内涵、理论特色和实践要求,真正内化于心,在心灵中产生共鸣,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成为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
一个人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树立起来,最根本的要将其内化为政治信仰、理想追求。内化得越迅速,宣传教育的成效就会越明显;内化得越彻底,核心价值观就会树得越牢固;内化得越自觉,核心价值观就会越管用。要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认识处理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仰、精神追求。
推动实践养成,促进外化于行。实践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衡量核心价值观是否确立的标准。各级党组织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之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运用多种载体和平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表率作用,为培育、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智慧和力量。
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工作实践中,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积极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深入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理直气壮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形成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荣、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耻的良好环境。
建立制度机制,促进固化于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长远工程,既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也需要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相应的学习、宣传、教育、监督、评价和示范制度。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健全完善制度,规定党员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把践行核心价值观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形成自觉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
同时,要健全和落实监督、评价、奖惩机制,加强督促检查。通过综合评价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褒扬一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表扬和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